• slider image 523
:::

2023-03-31 神老師:家長和老師是教育合夥人,可以一起想辦法面對孩子的問題,而不是只會數落,請想想孩子的感受

家長和老師是教育合夥人,可以一起想辦法,對一個孩子找不到方法時,我會問問家長在家裡用什麼方法來面對孩子的狀況?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有什麼訊息是我漏掉的?有沒有哪些部分是在學校我看不到的?我們一起想辦法來幫忙孩子,但是絕不在孩子面前打電話跟家長抱怨或求救。

2023-03-31 高雄某國中驚傳師生衝突!學生失控「拿美工刀割女老師」送醫縫7針

高雄市某國中今(31日)上午驚傳師生衝突,沒想到學生竟拿出美工刀割傷老師!根據《ETtoday》報導,一名學生在美術課課堂上和女老師發生衝突,情緒失控之下竟當場拿刀劃傷老師右手臂。▲高雄某國中驚傳師生

2023-03-31 高市國中生課堂情緒失控 持美工刀劃傷老師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31日電)高雄市一所高中國中部學生,上午美術課時疑行為遭老師糾正,情緒一時失控持美工刀劃傷老師。校方立即通知家長將學生帶回,受傷老師送醫縫了7針暫無大礙,已返家休養。

2023-03-31 「補教界愛因斯坦」涉伸鹹豬手伸 3女控資優班名師性騷

人本基金會中部辦公室今(31)日對外召開記這會,揭發一名曾在台中市一所明星高中擔任資優班的物理老師,長期對女學生涉及性騷擾。有三位女性出面指控,該名老師不只會毛手毛腳,甚至撫摸女學生的私密處,猥褻動作讓他們很不舒服,但向教育局舉發性騷、猥褻,老師否認相關新聞,強調只是關心學生。

2023-03-31 中市再傳女學生遭教師性騷 人本要求擴大普查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31日電)人本教育基金會今天指出,去年9月接獲申訴楊姓教師長期猥褻、性騷擾女學生,3月性騷擾案成立結案,受害者不滿提出申覆,要求市府針對教師任教學校、學生擴大普查。

2023-03-31 人本控師伸鹹豬手 名校竟不願普查

[NOWnews今日新聞]「到楊老師辦公室,千萬別穿裙子!」這是流傳在台中某明星高中的學姐學妹悄悄話,也是一群女孩永遠的痛!一名女子受到「台中房思琪案」感召,出面檢舉高中物理老師猥褻,校方卻不願普查,...

2023-03-30 幼兒園降低師生比為1:12 公幼8月實施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為增加幼兒園照護品質,減少教師虐兒案件發生,教育部決議降低師生比從1:15至1:12!行政院30日宣布,今年8月起,公共化幼兒園將先降低師生比,準公共化、私立明年適用,政府會協助家長支付增加的成本。被問到會另外推動補助還是直接補貼業者,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屆時會補貼家長。 ##降師生比至1:12 教育部表示,現行我國幼兒園師生比為1:15,是參考1981年制定的幼稚教育法且沿用至今,為提升整體教保服務品質,將推動降低師生比至1:12。公共幼兒園自今年8月起、準公共自2024年8月起逐步實施;一般私立幼兒園則自2024年8月起尊重其參與意願。 公...

2023-03-29 是什麼讓學校成為一個不快樂的地方?

筆者所服務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三月中旬傳出學生墜樓的不幸事件。無獨有偶,人本教育基金會日前舉發豐原高中一名學生因不堪學校教官和校安人員長期不當管教而輕生的不幸消息,同時控訴校方和臺中市教育局的處理方式。兩個不幸事件性質不盡相同,共同點在於它們都不應該被看成獨立的偶發事件。

2023-03-29 數位閱讀新潮流 「原子習慣」奪年度愛書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詹姆斯‧克利爾的《原子習慣》成民眾年度愛書之首!國家圖書館29日公布111年《全民閱讀力年度》報告,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指出,文學作品共佔借閱圖書總量的6成,但最受歡迎的書籍榜單則以哲學、理財居多。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說,因為疫情關係,電子借閱風氣興盛,成長幅度逾15%,閱讀習慣已經出現改變。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奪下台灣111年度讀者愛書桂冠的《原子習慣》中如此寫道。書籍以例證與具體方法教導讀者如何養成好習慣與戒除壞習慣,克服缺乏動機與意志力的問題。 ##文學借閱佔6成 曾淑...

2023-03-28 管教不等於虐待 民團:應強化親職教育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管教小孩不該成為兒虐的藉口!台少盟理事長林月琴28日說,支持政府近期修正民法「親子懲戒權」,導正社會管教孩童的錯誤觀念,但也需要更多配套措施。人本教育基金會主任秘書陳志遠呼籲,政府應加強親職教育,提供喘息服務,並完善幼兒托育系統等。 ##應刪除懲戒權 法務部14日公布將修訂民法第1085條條文:「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理事長林月琴指出,根據兒童權利公約精神,兒童應被視為獨立的個體,需要的是尊重與溝通,而非教訓與打罵,且目前已有65個國家把懲戒權從民法中拿掉,包括鄰近的日本、韓國等。 「沒有任何指標,比一個社會...

2022-10-03 心繫傳承與流變—阿美族馬太鞍部落文物返鄉展出

穿越時空與傳統重逢1956至1961年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前往花蓮阿美族馬太鞍部落進行田野調查,期間也邀請部落耆老前來民族所示範工藝技術及相關知識。其中,第66代大頭目與總祭司Unak Tafong(何有柯先生)不僅將尊貴的大禮冠盤帽交由民族所保存,還錄製了8捲盤式帶,口述部落歷史、社會制度與神話傳說。時逢部落文化變遷劇烈之際,馬太鞍耆老們留下的珍貴襲產,讓傳統文化不致淹沒於歷史洪流之中。相隔60多年後,後代族人以「心繫 Fata’an」為主題,共同策劃文物返鄉展覽,帶領眾人穿越時空與文化斷層,重溫馬太鞍的歷史文化與傳統生活樣貌。---本文由中研院研之有物廣告贊助---

2022-10-02 英國王室演說出場率最高 查爾斯三世最愛的劇作家——莎士比亞

隨著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溫莎城堡入土長眠,英國的國喪期結束,由國王查爾斯三世所統治的時代正式來臨。國喪期的十天,王室日程繁忙,查爾斯三世已經發表了數次演說。驚喜的是,其中兩次演說,國王皆援引了莎士比亞的劇本,令人不禁好奇,這位堪稱英國最偉大的詩人兼劇作家,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讓新的國王如此鍾愛。

2022-10-02 美國仇恨犯罪不見盡頭 亞裔只能習武自保

紐約2020年傳出28起針對亞裔的暴力事件,2021年更暴增到131件。部分亞裔民眾開始化被動為主動,學習自衛防身技能。

2022-09-30 上傳一張IG照就讓你無所遁形?比利時藝術家用創作關注網路隱私問題

未來在熱門景點拍照打卡時,你可能要多看幾眼身旁的街道,留意一下是否正有一台網路攝影機悄悄地盯著你。

2022-09-29 【博弈專題.表揭密】合法的金錢遊戲:專訪歐洲大型跨國博弈集團總經理

博弈產業因各種複雜因素,於多數國家皆不合法,僅有少數國家有條件地開放合法經營,但其產值與對經濟的影響十分驚人。光去(2021)年全球合法線上博弈網站的消費數字粗估超過620億(約新台幣2兆),相當於阿曼(Oman)國家的全年 GDP約623億美金。為了進一步了解合法博弈產業的「絕對勝算」,DQ裏世界情報員特別與歐洲連線,專訪了歐洲大型跨國博弈集團總經理Pete(化名)。

2022-09-29 【博弈專題.裏透視】詐欺、洗錢、殺豬盤,台灣線上博弈代理商現身說

近期,有許多人收到「穩賺不賠」、「報名牌」等詐騙訊息,這種以糖衣包裹的陷阱情報,情報員我都會格外謹慎處理,但還是收到情報說有許多人受騙。這究竟是「貪」者上鉤的騙局,還是被鋪天蓋地的行銷話術撩撥得不要不要的人性慾望淪陷?為解開這題,DQ情報員專訪了九州娛樂城旗下的系統代理——史提芬周(化名,以下簡稱周) 

2022-09-29 【博弈專題.國粹】從實體到線上 追尋方桌上的麻雀

麻將,又稱麻雀,是個在東亞文化圈流傳已久的遊戲,據說是從宋、明兩朝民間常玩的馬吊牌演變而來。麻將變化多、沒有華麗的玩法、氣氛輕鬆、不受年齡限制等特色也其廣為流傳。這個由144張牌組成的遊戲,是怎麼讓人在小年夜步入瘋狂、在平日被當成小賭一把的工具,甚至如何發展成遊走在灰色地帶的麻將館或麻將協會?DQ裏世界情報員專訪了今年35歲的麻將老手Jason,一起窺探這隻方桌上的麻雀吧。

2022-09-29 【博弈專題.賭徒】「回過神來,三百萬就不見了」資深賭徒的心理帳戶

談到賭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或信仰。即使相信自己能掌握命運,習得破解財富密碼的訣竅,但人們真的能夠掌握運氣嗎?賭博究竟是挑戰預測的極限或是探索秩序與混沌的界線,賭徒為何相信自己能洞察機率、駕馭運氣,進而掌握自己的命運?DQ情報員專訪了多次與博弈之神交手,不斷地一夕暴富轉眼又破產,人生起落如雲霄飛車的賭徒老K。

2022-09-28 全球首宗黑猩猩寶寶綁架案 不付贖金就撕票或賣給中國商人

近期,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間動物收容所遭到綁匪闖入,綁走了年幼的3隻黑猩猩。綁匪在幾小時後要求收容所的保育人士支付高額贖金,否則就會將黑猩猩寶寶撕票。

2022-09-27 【地球圖書館】父親要為胎兒的健康負責?揭開男性生殖醫學的父體效應

---本文為地球圖輯隊 X 時報出版合作---日常生活中的男性,通常不會被沒完沒了的強「精」建議轟炸,不會遇到各種書籍、廣告、資訊提醒他們自身的健康會影響到下一代的健康。而且就算他們即將為人父,對每一口吃下的食物或是周圍的環境也不大容易產生焦慮。但未來說不定會。近年生物醫學研究持續累積證據,顯示男性的身體健康、他們的年紀、行為和是否接觸有毒物質等因素,其實都會影響到體內精子,還有他們下一代的健康。本文摘自雷內.阿爾梅林(Rene Almeling)著作《父產科:孩子的健康不能只靠卵子,男性生殖醫學重磅登場》,以下為本書摘要。
:::
展開 | 闔起

文章類別

:::
[ more... ]